8-羥基喹啉基有機框架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電容性能
發表時間:2025-11-208-羥基喹啉(8-HQ)基有機框架材料多以金屬有機框架(MOF)形式用于超級電容器相關研究,雖少有直接作為電極材料的系統性電容數據,但這類材料可通過自身結構特性或衍生、復合改性,在比電容、儲能密度、循環穩定性等關鍵電容性能上展現優勢,同時其缺電子特性和結構可調性也為電容性能調控提供了空間,以下是具體分析:
直接改性或復合后展現高儲能相關性能
提升復合材料擊穿場強與儲能密度:8-羥基喹啉自身作為極性缺電子物質,可用于改性聚合物電介質材料以適配電容器需求,例如西安交大團隊將其物理引入聚丙烯(PP)中,8-羥基喹啉分子會積聚在PP晶粒邊界誘導晶粒生長,同時捕獲高電場下的注入電荷抑制漏電流,這使得PP/8-HQ復合材料擊穿場強顯著提升至814MV/m,室溫下放電能量密度達9.87J/cm³,放電效率超90%;即便在125℃高溫環境中,放電能量密度仍能保持6.96J/cm³,且放電效率達83%,還具備優異的循環穩定性,這種性能提升為超級電容器的耐溫與儲能能力優化提供了新思路。
衍生電極具優異電催化與潛在電容基礎:8-羥基喹啉金屬配合物衍生的電極雖多用于催化反應,但良好的電化學活性為其電容應用奠定基礎。如在泡沫銅表面負載的Co₀.₁Fe₀.₄-HQ/CF預催化電極,在1.0M KOH電解液中,10mA/cm²電流密度下過電勢僅247mV;經長時間原位活化后,驅動相同電流密度的過電勢降至200mV。類似的Fe₀.₃Ni₀.₃-HQ/NF納米片狀電極,在293mV過電勢下即可實現 50mA/cm² 電流密度,且穩定性出色。這類材料的低過電勢和高電流響應特性,若適配超級電容器體系,有望通過氧化還原反應貢獻贗電容。
結構特性賦予電容性能優化潛力
多孔結構利于電荷存儲與離子傳輸:以8-羥基喹啉為配體合成的MOF材料本身具有大孔穴結構和良好穩定性,例如部分Zn-MOF、Co-MOF 對CO₂等小分子吸附性能優異,這種多孔特性可類比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結構優勢 —— 大比表面積能提供更多電荷存儲位點,通暢的孔道結構可減少電解質離子傳輸阻力,降低電荷轉移內阻,這是提升比電容和充放電速率的關鍵結構基礎。
分子結構可調實現導電性調控:8-羥基喹啉金屬配合物的電學性能與其分子空間結構密切相關,通過調整金屬離子配位種類(如Co、Fe、Ni等),可調控分子的共軛程度與電荷傳輸能力。這和朱道本團隊通過鹵素取代調控MOF導電性的思路類似,若對8-羥基喹啉基MOF進行類似的官能團修飾或金屬離子優化,有望進一步提升其電導率,解決純MOF材料導電性不足的問題,從而強化其電容性能。
類似體系參考凸顯應用前景
與8-羥基喹啉基MOF結構相近的大共軛配體 MOF 已展現出卓越電容性能,如含羥基取代的六苯并暈苯配體MOF中,氟取代的F-HBCOH-Cu在0.5A/g電流密度下比電容達943F/g,能量密度32.03Wh/kg。此外,氫醌(HQ)修飾的共價有機框架電極在0.10M H₂SO₄電解液中,面電容可達843mF/cm²,且100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接近100%,這類含喹啉環或羥基的共軛框架材料的優異表現,印證了8-羥基喹啉基有機框架材料通過結構優化后,在超級電容器領域實現高性能電容的巨大潛力。
本文來源于黃驊市信諾立興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www.icbm.cn/

ronnie@sinocoalchem.com
15733787306









